定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定州市2025年国土绿化实施方案》的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城区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
《定州市2025年国土绿化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此件公开发布)
定州市2025年国土绿化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提升我市城乡绿化水平,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以林长制为统领,统筹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聚焦乡村振兴和产业提质增效,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力做好“扩绿、兴绿、护绿”三篇文章,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中等城市提供生态保障。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深做实林长制,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为主要目标,做好“扩绿、兴绿、护绿”三篇文章,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打好新时代“三北”工程攻坚战。
(二)工作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保护与培育相结合,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布局。强化规划设计,衔接国土“三调”数据和各类专项规划,优化空间绿化布局。严格执行耕地保护相关政策,严禁违规占用耕地造林绿化。
坚持以人为本,绿色惠民。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迫切需求。
坚持分区施策,科学绿化。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选择适宜绿化方式和树种草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藤则藤,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坚持量质并重,节俭务实。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数量和质量并重,节俭务实开展国土绿化。
二、目标任务
全市完成营造林10000亩(含5000亩省级补贴任务),其中新造林7000亩、营林3000亩,培育省级绿化提升村15个、建设省级森林乡村2个。春季完成全年任务的70%,秋冬季完成全年任务的30%。
三、时间安排
(一)安排部署阶段
1. 宣传发动:2月20日—11月30日,宣传部门及各乡镇(街道)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微信群、条幅及宣传橱窗等形式,对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进行广泛宣传。
2. 安排部署:3月中旬前召开全市动员部署会议,3月中下旬开展四大班子义务植树活动。严格按照要求,3月下旬完成省级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和批复。
(二)集中栽植阶段
1. 春 季:2025年3月1日—5月31日。
2. 秋冬季:2025年11月1日—12月15日。
(三)上图上表阶段
12月1日—12月20日,各乡镇(街道)完成国家数据库年度国土绿化完成情况的上图上表任务。
(四)评价验收阶段
10月30日前,完成省级补贴项目的检查验收,11月上旬完成资金发放工作;12月15日—12月30日,结合林长制年度考核,对各乡镇(街道)2025年国土绿化成效进行综合评价。
四、工作重点
一是营造花园城市,提升城市魅力。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引领,以推动城市更新为契机,结合背街小巷整治、重点大街改造及公共空间改造等工作,以设置微小景观提升城市街景和周边环境为重点,大力推进“鲜花扮城”活动,持续推动花园城市场景建设。推动建成区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新增城区绿化面积250亩。
具体要求:结合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工作,通过拆违还绿、疏解建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增加街角公园、口袋公园等小微绿地,不断增加城市绿地总面积,提高城市绿地率,满足市民就近休闲需求。统筹考虑城市风貌和街道景观,对建成区内有碍观瞻的建筑,通过合理设置微小景观,使之与城市街景和周边环境相协调。通过破硬种花、穿墙透花的方式,统筹建成区绿化景观,大力推进“鲜花扮城”活动,结合道路两侧功能,按照“一段一景、一街一特色”原则,选用花色艳、花期长的乡土优质品种,对主要道路绿地增植各类月季、海棠等花卉,营造高低错落、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的美丽街景,促进赏花经济发展,扮靓市民花漾生活。
牵头市领导:刘 伟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管委会、各城区街道办事处。
二是推进花园住区,提升居住品质。建城区内居民小区、社区和家属院等,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按照应绿尽绿的原则,合理增加绿化美化面积、拓展休闲空间,不断改善居民小区生态环境,改善小区视觉效果,增强居民的生活舒适度。每个城区办事处重点打造2个以上共建共享绿化示范居民小区,全年完成居民小区共建共享绿化面积200亩以上。
具体要求:按照“应绿尽绿、因地制宜、简洁大气”的景观设计原则,结合花卉植物形态、株高、花色、叶色等特点,不断增加居民小区绿化面积,重点选择群众公共活动区域、文化节点等空间,营造富有寓意、自然亮丽、创意别致的花境景观。开展居民动手共建“微花园”,提升“小幸福”借助活动,建立以小区物业为主,居民为辅的“共建共治和认领认养”模式。组织市花木园林产业协会通过捐助、认领、认养等方式提供一批免费花卉参与活动,不断提高公众参与扩大植物品种的选择范围,提升绿地养护效率,从“小区微花园”到“街区微花园”,让辖区街区呈现建筑与植物的韵律之美、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之美、人与环境的和谐之美、居民住户的生活之美,让“微花园”成为一种城市绿色微更新的治理新途径。
牵头市领导:刘 伟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城区街道办事处,市花木园林产业协会。
三是打造花园道路,巩固路域环境。持续对国省干道、市道和乡道绿化进行增植、补植、提升和养护。完成新绿化面积300亩。
具体要求:持续开展路域环境整治,种植全冠高大乔木,合理搭配花灌木及地被植物,确保成活率、保存率达到95%以上。结合市界等重要节点的休憩驿站和景观小品建设,通过合理栽植高大全冠乡土树种搭配栽植市花月季等地被花卉,在提升国省道总体绿量和覆盖率的同时,打造花园道路。市、乡和主要通村道路两侧3米范围内,按照一路四行树的标准,通过栽植全冠乔木、搭配地被花卉或花灌木的方式进行高标准栽植。
牵头市领导:蔡红宇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各乡镇(街道)、包联市直部门。
四是培育花园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统筹村内、村外一体绿化,积极开展“百村示范,千户行动”,通过对农户庭院进一步整治,建设园艺庭院、美丽庭院,进而深入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工程。每个乡镇(街道)打造美丽庭院样板10户以上,全年完成村庄绿化5650亩,培育省级绿化提升村15个、建设省级森林乡村2个
具体要求: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凸显村庄秩序与格局、自然环境的融合协调。以空间换绿地,通过对院内、屋顶、墙面的立体绿化,使建筑物的空间潜能与绿色植物完美结合和充分发挥,院内通过种植果树、花卉等经济类作物,不断提高村庄庭院绿化和美化率。进一步挖掘村庄绿化空间,充分利用边角地、空闲地、拆违地、撂荒地开展村庄绿化,提升村庄绿化水平,按照“村内有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四旁有树木”的标准,选择乡土全冠乔木树种进行栽植,同时通过对村内广场、健身角的绿化提升,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实现现代化生活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城市服务与田园风光内外兼备,建设绿色低碳田园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健康舒适生活美、和谐淳朴人文美的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
牵头市领导:各包联市领导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妇联,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包联市直部门。
五是营建花园水廊,培育滨水空间。坚持“节俭、自然、生态”的原则,努力打造景观有致、色彩斑斓的沿河生态带,营建花园滨水场景,培育滨水空间。进一步保护河道两侧生态安全和自然风貌,结合唐、沙河综合整治工程等完成管理范围内森林抚育3000亩。
具体要求:对唐河、孟良河、沙河、木刀沟等市域内河流两侧保护范围内绿化带进行补植和抚育(除草、浇水、修剪等), 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科学选择亲水植物品种,营建亲水景观的同时,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牵头市领导:蔡红宇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河道沿线各乡镇(街道)、包联市直部门。
六是共建花园公服,共享服务环境。结合“鲜花扮城”和“共建共享微花园”活动,各企事业机关、医院、学校等统筹考虑公共服务职能和空间类型,通过“拆墙透绿”、“拆墙观花”,突出特色与个性化,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空间景观化水平,持续推动花园公共服务场景建设。全年新增绿化面积350亩。
具体要求:提倡校园内绿化空间营建,鼓励设置花园化课堂、花园化休息区,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营建花园学校。提升学校绿化开放度与利用率,统筹考虑区域共享。提倡医院内设置花园空间,鼓励设置花园散步道,提供舒适的诊疗环境,营建花园医院。提倡营造多元人性化的花园办公环境,提供舒适宜人的交流场所,鼓励办公楼外立面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设置。鼓励文体设施的开放化、花园式改造,营建花园文体设施。新建单位绿地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以上。
牵头市领导:陈凯、胡晓红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
七是创建花园厂区,提升人才吸引能力。统筹考虑产业功能与空间类型,在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优化植物配置,改善厂区整体面貌,提升园区内绿化景观水平,营造多元人性化的花园厂区环境,提升企业人才吸引力。园区内企业绿化率达到35%以上,新增企业绿化250亩。
具体要求:按照“破硬植绿、见缝插绿、应绿尽绿”的原则,不断拓展空间绿化,提升厂区内绿化水平。重点对厂区内道路、停车场、建筑墙面进行重点绿化,厂区内道路全部绿化,鼓励办公楼外立面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设置。鼓励企业与城市共享绿色开放空间,提供舒适宜人的交流场所,持续推动花园工厂场景建设。
牵头市领导:张二文
责任单位:高新区管委会、园区内各企业
五、保障措施
(一)依法保障绿化空间。严格执行耕地用途管制等相关政策要求,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持续推进全市国土绿化工作,合理确定通道绿化宽度、科学营造农田防护林,严格执行国省干道绿化带宽度不超过5米,县乡道路绿化带宽度不超过3米的标准。严格按照国土资源三调地类和基本农田划定范围,确定林业产业提质增效空间。
(二)强化组织领导体系。按照“党政同责、分级负责”原则,充分发挥各级林长作用,建立全市国土绿化、资源保护长效责任体系。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把国土绿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一把手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对国土绿化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做到每个环节都有人管、有人抓,确保国土绿化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三级林长责任体系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协调指导作用,强化国土绿化管理、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表彰奖励等工作,持之以恒推进国土绿化。
(三)广泛宣传发动。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效应。组织市四大班子领导、市直机关、各乡镇(街道)负责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各乡(镇)、有关部门也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好义务植树活动,要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土绿化宣传力度,特别是对国土绿化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尽责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国土绿化和“鲜花扮城”活动的知晓率、参与率和认可率。
(四)严格执行标准。在城乡一体绿化设计、实施中,乡土树种良种、全冠苗使用率达到95%以上,严禁移植天然大树。无论新建绿化还是提升绿化,都要充分注重绿化的品质,从苗木起运、整地栽植、栽后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努力做到栽一棵活一棵、植一片绿一片,确保造林质量,提高林木成活率。未使用全冠苗木和成活率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予核实绿化面积,不计算任务量,并责令限期整改。
(五)创新造林机制。各部门要把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与农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各部门要积极拓展工作思路,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采取市场化运作,引导企业投资参与的方式,积极鼓励、支持造林个体、集体、农民合作组织、社会企业等发展林果产业,引导国土绿化向集约化发展,形成规模效益。
(六)强化督导考核。市委、市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组成联合督导组对国土绿化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督导检查,不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推进迅速、绿化标准高的给予表彰,对不重视、进度缓慢、措施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主要负责同志向市委、市政府做出深刻检查。年底前组织第三方对绿化成效进行核实验收,并对各乡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进行综合排名,印发通报兑现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