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人民政府
 
定州市第六中学备课制度
发布时间:2024-06-20    来源:     
【字体: 】    打印
            集体备课是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本组教师围绕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 提高备课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教研形式。 为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备课实效性,实现资源共享,赢得课堂教学的效益,特制定本集体备课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框架为指导,以学校实际情况为依据,以"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讨论吸收,课后反思,经验共享"为思路,改变我校当前的教研工作方式,创设教研氛围,切实提高有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二、实施细则

1、集体备课实行"五规定"

①规定时间:各备课组每周利用一节课或每周备课组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具体时间由学科组根据各年级组时间安排;

②规定地点: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统一由学校安排在教学楼教研室或空闲办公室;

③规定人员:各集体备课组成员:各年级各备课组各文化学科任课教师, 各备课组另加一名学校负责的跟踪管理领导;

④规定主题:各备课组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要有明确主题,可以是以单元、章节、专题为单位,针对本学科普通班课堂教学内容(必须含当堂训练试题)进行备课;

⑤规定制度:各备课组集体备课采用全员考勤管理,学校领导蹲点跟踪监督管理制度。

2、基本要求:

① 集体备课的范围:本学期本教研室所有讲授课程的教学内容,每次集体备课应确定一个或几个专题。

②要做到“四备”,即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三统一”、即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学进度。

③突出备课的“三点”,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体现备课的“三实际”,即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材实际出发,从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实际出发。做到备课“两基本”,即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④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结构;明确所教章节的内容在本学科及整个专业培养中所处的地位;了解本章节的内容与其他章节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本章节在讲课时的深度、广度及讲授范围,突出重点,注意难点,力求少而精。

⑤阅读参考资料。备课时,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还必须阅读同类的其他教科书与自己讲授内容有关的参考资料,综合各家的论点,充实补充教材之不足,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集体备课组织形式

①备课组长学期初制定好学期集体备课活动计划(集体备课时间、主备人及副备人、内容),集体研讨时建立活动记录,跟踪领导检查督促组员集体研讨等情况,并做好相关反馈。

②各集体备课小组每周由主备课人和副备人。 在备课会上,主备人要准备好下一周相关授课内容的初案(一次备课),其他教师对初案进行评议并提出修改意见,主备人对教案加以充实,形成定稿(二次备课);各教师在二次备课的基础上形成与自己所教班级学情相适应的可具体实施的教案。

三、完善整理,资料保存

最终形成 定案",主备人对集体研讨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完善,保存资料,供以后研究参考。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定州市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1306820002
冀ICP备07026536号   冀公网安备 130682020000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