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圆满完成了本期的各项任务。工作中,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互助,对工作兢兢业业,体现了我们教研组教师勤恳、严谨的工作作风。现将这学期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做以下小结:
一、认真学习理论,更新了教育观念
重点学习了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理论,如:新课程理念、新的教学观、教师角色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学习中,我们组教师经常交流学习新得,共同讨论今后教学方面的问题,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并积极撰写心得体会。
二、继续开展校内听课及评课活动,开展专题研讨
本学期,我校教研组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听课活动,扎实开展如成绩分析、专题研讨、公开课等多次教研活动。其中公开课是大家相互取长补短的很好途径,针对听、评课活动,本教研组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备课,说课,组织听课,评课、诊断、撰写评课稿。认真落实“三课”活动,作课教师课前认真准备,其他教师按时听课,课后及时交流,使说课、作课、评课切实落到实处,使得参赛教师提升参赛课程质量,力争得奖。在每周的教研组活动中,各位教师针对公开课情况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研气氛浓厚,使作课教师能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认真组织教学比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本学期各位教师参加活动与获奖情况如下:
邸怡博、李媛媛、王倩三位老师参加初中物理、化学、生物教师实验基本技能比赛,均获得一等奖;赵兰凤老师参加初中英语教师听说读写译技能比赛;明义娇老师参加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技能比赛;张世雄老师参加初中地理教师板图比赛等。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本学期教研室举办的各种活动,各位教师都积极参与,精心设计,认真对待,结合本学科教学内容和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及时完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优质课、教学论文、教学设计等。通过组内的评比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及时将作品报送了教研室。
四、紧抓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我们组能发挥教研活动的功效,确保每周一次的教研、备课讨论的活动顺利开展,加强研课、磨课的力度,努力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2、备新课之前,我组织我们组成员分析了全册教材,了解每一单元课文内容的特点,训练的要点及所需达到的目标。并将知识点相通的内容进行整合,使知识更具系统性、集中性。备课以集体备课和自主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能参与研讨,每一节从基本概念的教学到各个环节的设计,都作精心的预设,同时包括课件的制作。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创造个性发表的舞台,张扬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3、参照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本组教研计划,我们组每位教师都能精心准备,并上好一节教研课,组内成员认真听课、评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地转变,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平时每节课后教师都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教学反思。不断地研讨、实践、反思,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明显有提高,从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提高。
五、配合教导处加强常规工作的日常检查,注重常规工作的落实
为了使教学、教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每次教研活动实行严格考勤,每个月的常规检查,都狠抓落实,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执行教务处下发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通过听课、抽查教案、作业批改等多种方式,检查常规落实情况。
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有些教师对于听课的方向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新学期将采用每次开课由一位教师做为主评,其他老师做为辅评以提高评课的能力。多观看优质教学视频,再让老师们对所观看的录像做出综合的评析及谈谈自己的若干建议。
2、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行为的合理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将更一步鼓励教师更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
3、教研活动的创新性与针对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备课组活动方式不够新颖,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4、我校教师数量少,部分科目只有一个老师。因此只能通过文科组、理科组两种形式开展教研活动,有时就会忽略本学科的特点,对本学科的教学探究、教学时遇到的问题探讨不具针对性。
这一学期以来,本教研组成员辛勤耕耘,真抓实干。展望未来,为实现我校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落实“双减”工作,实施素质教育而发奋努力,任重而道远。我校教研组全体教师在新的一学期里,决心更加团结协作,自加压力,树立主人翁精神,为长胜园中学的教育事业再谱新篇章。
一、认真学习理论,更新了教育观念
重点学习了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理论,如:新课程理念、新的教学观、教师角色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学习中,我们组教师经常交流学习新得,共同讨论今后教学方面的问题,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并积极撰写心得体会。
二、继续开展校内听课及评课活动,开展专题研讨
本学期,我校教研组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听课活动,扎实开展如成绩分析、专题研讨、公开课等多次教研活动。其中公开课是大家相互取长补短的很好途径,针对听、评课活动,本教研组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备课,说课,组织听课,评课、诊断、撰写评课稿。认真落实“三课”活动,作课教师课前认真准备,其他教师按时听课,课后及时交流,使说课、作课、评课切实落到实处,使得参赛教师提升参赛课程质量,力争得奖。在每周的教研组活动中,各位教师针对公开课情况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研气氛浓厚,使作课教师能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认真组织教学比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本学期各位教师参加活动与获奖情况如下:
邸怡博、李媛媛、王倩三位老师参加初中物理、化学、生物教师实验基本技能比赛,均获得一等奖;赵兰凤老师参加初中英语教师听说读写译技能比赛;明义娇老师参加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技能比赛;张世雄老师参加初中地理教师板图比赛等。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本学期教研室举办的各种活动,各位教师都积极参与,精心设计,认真对待,结合本学科教学内容和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及时完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优质课、教学论文、教学设计等。通过组内的评比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及时将作品报送了教研室。
四、紧抓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我们组能发挥教研活动的功效,确保每周一次的教研、备课讨论的活动顺利开展,加强研课、磨课的力度,努力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2、备新课之前,我组织我们组成员分析了全册教材,了解每一单元课文内容的特点,训练的要点及所需达到的目标。并将知识点相通的内容进行整合,使知识更具系统性、集中性。备课以集体备课和自主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能参与研讨,每一节从基本概念的教学到各个环节的设计,都作精心的预设,同时包括课件的制作。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创造个性发表的舞台,张扬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3、参照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本组教研计划,我们组每位教师都能精心准备,并上好一节教研课,组内成员认真听课、评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地转变,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平时每节课后教师都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教学反思。不断地研讨、实践、反思,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明显有提高,从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提高。
五、配合教导处加强常规工作的日常检查,注重常规工作的落实
为了使教学、教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每次教研活动实行严格考勤,每个月的常规检查,都狠抓落实,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执行教务处下发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通过听课、抽查教案、作业批改等多种方式,检查常规落实情况。
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有些教师对于听课的方向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新学期将采用每次开课由一位教师做为主评,其他老师做为辅评以提高评课的能力。多观看优质教学视频,再让老师们对所观看的录像做出综合的评析及谈谈自己的若干建议。
2、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行为的合理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将更一步鼓励教师更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
3、教研活动的创新性与针对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备课组活动方式不够新颖,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4、我校教师数量少,部分科目只有一个老师。因此只能通过文科组、理科组两种形式开展教研活动,有时就会忽略本学科的特点,对本学科的教学探究、教学时遇到的问题探讨不具针对性。
这一学期以来,本教研组成员辛勤耕耘,真抓实干。展望未来,为实现我校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落实“双减”工作,实施素质教育而发奋努力,任重而道远。我校教研组全体教师在新的一学期里,决心更加团结协作,自加压力,树立主人翁精神,为长胜园中学的教育事业再谱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