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新立小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校紧紧围绕市教育局和北城区中心校提出的工作重点和学校的发展方向,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关键,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管理,创新教研方式,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努力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积极探索提高有效课堂的途径;不断丰富学校内涵文化,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教研工作新格局。在实践中增强了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逐步形成稳定的、科学的教科研的有效策略。以下为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研究课标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探索实施与新课程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贯彻执行崇尚创新的工作精神及用心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在“教书匠”“经验型”向“学者型”“科研型”转化过程中,迈出了坚实有力的第一步。
二、创新教研机制,提升教研实效
二、创新教研机制,提升教研实效
1.实施主题式教研活动:围绕核心素养培养、课程标准解读、教学策略创新等主题,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增强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推进校本课程开发:鼓励教师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发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抓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本年度继续以科组为管理单位,各科实行科组长负责制,科组长在学校教学工作框架下,把教学中的各环节要求动态化具体化,做到既规范管理,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增强了构建教师教学特色的意识。在教学中,优化过程管理,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率,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评价时注重学生的进步程度。
四、构建互助学习平台,引领教师在互助中成长
本年度,继续鼓励教师参加市级教研组织、城区教育联盟、北城区中心学校教研活动,并勇于承担团体的工作;校内以科组教研为单位,发挥科组教师的力量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学困生辅导等的互助行动。
五、以问题研究为主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备课和实施课堂教学时,要增强提问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多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创新思考、培养兴趣,发展其高级思维。在设置问题时认真研究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其高级思维。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大多数教师都能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和运用知识。讲课的总时间一般能控制在15-18分钟之内,课堂实施以学生讨论、学习活动、当堂训练、师生共同归纳整理知识规律等为主。但是要求课堂结束前用五分钟左右时间给学生质疑和布置预习作业,课后拓展以重点识记和分层探究练习为主等还需要加强。
六、做好测试结果的分析,及时查漏补缺
重点对期前、期中、期末的测试要把测试结果进行精细测评的分析,并把分析报告上交教导处。针对每次的分析结果,要设计相对应梯级练习,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与提高。
七、继续贯彻“减负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各科教师继续贯彻教育部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坚决按照教育局规定的作业量时限布置作业,各学科之间要注意协调作业总量。各科课外作业总量(包括预习)为: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的书面作业。休日布置以动脑与动手,书面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外作业,体现了活动性,趣味性,丰富性相结合的原则,留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八、今后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多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活动。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教育倡导“研究型”的教师。教师思想上还是受学校指挥行动,而缺乏主动探究意识,即使部分教师有主动探究意识,缺少专业的引领,教科室应结合本校实际,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引领教师的专业健康发展。
2.鼓励、引导教师多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和案例。要大力提倡有思想,有创新的论文和案例。
3.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做好资料的积累。
总之,我们将课题的研究与学科教学、德育教育、创建工作等有机整合,以科兴教,改观了学校面貌。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加快了专业成长,教师们的业务水平在整体上有了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