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教研室和学校工作思路,以学习、宣传、研究、实践新课程标准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入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学生全面素质,努力开创新局面。
一、学校管理
1.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完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各个团队等群体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中得积极作用。
2.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领导下的行政班子,分级落实,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的方针,建设“团结、进取、创新、奉献”的优良校风。
3.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执行要公正、公平、公开。
4.加强团结协作,注重精细化管理与目标管理,采用对实施过程与结果考核并重的做法,做到职责明确,政令畅通,实现学校工作的良性循环。
二、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学习,塑造良好形象。严格执行面向家长和社会的公开承诺,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方案,签订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要求教师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2.培养名师和教学能手。建立长效机制,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积极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教师业务学习,鼓励支持教师参加业余进修,完善青年教师拜师结对制度,促其早日成为教学骨干。深入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努力形成浓厚得教学研讨氛围,强化校本教研力度。教研力度。
三、德育工作
1.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初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格局。
2.开展“校园之星”活动,完善评星制度,实行流动红旗制度,突出先进集体与优秀学生典型,促进潜能生转变。
3.进一步完善学生素质,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的考评激励制度。
4.加强对红领巾执勤岗的引导,培养大批负责的“小小管理者 ,逐步树立“学校就是我家,爱护靠大家 的思想意识,培训学生良好得养成教育。
四、教学工作
1.积极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引导和组织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新路,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强化备课。要求教师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有效教学的问题开展研究,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教学研究、探索实践、教学反思,尤其要加强集体备课,积极推行去教体局推行的“优教通 ”,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切实提高教学效益,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2)立足课堂。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完善课堂教学规范要求,建立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强化质量意识,细化过程管理,向过程管理要质量。切实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严格检查、监控,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导处要了解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情况,及时总结反馈。学校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以便发现典型、挖掘问题、调整改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改评价机制。坚持及时、适度、多元的原则,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学校通过听课、考核、问卷和家长参与评价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工作进行全面评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安全工作
1.完善门卫管理制度,学生出入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全面实行封闭式管理。
2.定期进行校园安全排查与不定期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遇险自救知识培训,广泛利用班会、墙板、广播站进行教育,定期请校外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上课。
4.完善疫情防控、防汛、防水、防火、防地震等紧急情况处置预案,并严格按预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