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人民政府
 
定州市庞白土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4-12-23    来源:     
【字体: 】    打印

为认真贯彻定州市教育工作有关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育教学工作,强化质量意识,着力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以“正风气、抓管理、提质量”为主题,以强化过程督导和考核评价为抓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目标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构建“参与探究、合作创新、发展个性、师生互动”的充满浓郁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打造一支既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又能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道治学、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强化责任意识,加强队伍建设、教学常规、教育科研、质量监测、创新模式、信息化应用、督导检查、质量监测、考核评价以及毕业班工作等方面管理。对标先进找差距、堵漏洞、改薄弱,健全完善管理机制、督导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奖惩机制。

三、组织机构

成立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组织协调教育教学质提升工作。

  长:杨博帅

副组长:李荣江、王士婷

  员:全体教师

四、工作要点

1.推进精细化教学管理,完善教师教学目标管理考核的科学性。

2.推行任课教师岗位聘任制度,提升教师整体执教能力。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制度建设。

4.推进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要求,推进课后延迟服务工作。

6.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重点,正行风、造声势,比干劲,比能力,比奉献,使班子和教师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7.以科学建立教学常规,德育常规和后勤管理常规为抓手,全面标准学校管理,形成良性管理封闭体系。

8.以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学校品味和内涵,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9.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考风建设为立足点,继续实现荣获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的目标任务。

五、主要措施

(一)注重办学理念,强化质量兴校,提升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1.增强教育教学质量意识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好坏的重要依据。要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开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讨论活动,分析制约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理清工作思路,引导教师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学校各项工作

2.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要牢固树立质量兴校,质量强校的意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作为提升本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切实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抓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把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列为学校的中心议题,把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责任目标。

3.全面落实课程标准

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设课程,转变质量提高方式,以“优质轻负”为目标,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提高效益为追求,全面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有效性。

1)全面落实教学常规要求。切实提高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学科作业、课后辅导、教学测试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有效性,多层次、全方位地将有效教学落到实处。要把教学常规要求的落实作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来抓,着力把好“四关”:即严把备课关,着力突出“研究”;严把课堂教学关,着力突出“有效”;严把作业批阅、讲评关,着力突出“精细”;严把辅导关,着力突出“勤实”。要切实提高教学自查的有效性,做到凡考必严、凡考必评、考前必备、考后必思。

2)大力加强有效课堂建设。切实加强对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习题课等不同课型的研讨,以追求有效、高效为目标,形成一定的课型范式。以教学基本功大赛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有效课堂大展示”活动,推广有效课堂的成功范式,展示有效教学的阶段性成果。

3)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建立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工作机制,通过校本教研,凝聚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效益,增强“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发展即成果”的意识,将课题研究作为推进校本教研和师生发展的有效载体。

4.建立学校领导听课、评课制度

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对全校教师开展全覆盖听课和教学业务指导。每学期,校长听评课不少于30节,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师评课不少于45节,听评课有记录、有评价、有指导。学校领导要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加强对过程和细节的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学校教师间听评课活动扎实开展,不走形式,注重实效。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提升师资建设水平。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2)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对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定期考核。

2.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2)开展教学竞赛和观摩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3)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三)教学方法优化,着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1.打造高效课堂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加强作业管理

1)精心设计作业,控制作业量,提高作业的质量。

2)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3)开展作业展评活动,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四)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1.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明确预习要求。

2)定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2.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

1)教育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2)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纠正不良听课习惯。

3.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

1)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测。

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

2)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

2.加强教学质量监测

1)定期组织教学质量检测,及时了解教学情况。

2)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六)抓好毕业班的教学质量,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1.认真抓好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工作。定期召开“三会”:毕业班教师会、毕业班学生会、成绩分析会。跟踪好毕业班的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毕业班的教学策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的,落到实处。

2.做好迎考的准备工作。毕业年级三主科要研究明确小升初水平测试考什么和怎么考;研究近几年考卷(教师必做),弄清题型、题量和难度变化,把握命题特点和趋势;研究复习的策略及措施,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迎考的研究一要抓得早,要在本学期教学的初始阶段就开展研究实施;二要拓宽面,不仅毕业班要研究,非毕业班也要进行研究,使考试内容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年级、每一个教师,树立大循环长远的教学思想;三要经常化,使考试内容落实到教学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

(七)巩固义务教育发展成果,运用教育信息,创造优质教育。

1.要切实巩固好义务教育发展成果,抓好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和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彰显校园文化特色,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加强各功能室的管理和使用,提高各类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学校要充分利用功能室,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引导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至少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一项兴趣小组活动,尤其要注重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培养,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培养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为学生的成长夯实基础。

2.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建立健全应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制度,加强对教师应用技术的培训,提升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水平,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优势,实现网络教学信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鼓励教师开发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参与网络培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定州市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1306820002
冀ICP备07026536号   冀公网安备 130682020000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