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晏阳初中学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
定州市晏阳初中学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具有培养学生劳动技能、技术素养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落实“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同时为积极打造学校“劳动成就自我”劳动教育品牌名片,特制定定州市晏阳初中学《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2、培养学生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3、培育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4、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三、实施途径
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落实“全员育人”理念,将劳动教育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以课程为载体,以校内、校外社团活动为抓手,构建“学校+基地”劳动教育课堂范式,促进学生“劳动成就自我”。
四、主要内容及组织形式
(一)主要内容
1、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立足学生个人生活事务处理及校园环境卫生维护,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如承担一定的家庭日常清洁、烹饪、家居美化,校园包干区域保洁和美化,学生宿舍内务整理等劳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初步形成对家庭、对学校负责任的态度。
2、生产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如适当体验包括木工、电工、陶艺、布艺等项目在内的劳动及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尝试家用器具、家具、电器的简单修理,参与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产品质量意识、劳动安全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形成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
3、服务性劳动教育。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如助残、敬老、扶弱,社区环境维护等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初步形成社会公德意识和担当精神,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二)组织形式
1、开发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结合高中生认知特点和学校实际,不断探索开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内容,形成培养学生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三部曲”劳动课程,内容包括劳动观念与劳动精神(爱劳动)的培养,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会劳动)的培养,劳动素养与劳动安全(懂劳动)的培养。
2、劳动教育与常规课程深度融合。落实“全员育人”理念,将劳动教育在常态化的教育教学中得以渗透和落实,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3、开展丰富的校园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悟劳动之美、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一是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契机,开展“劳动月”活动,进行“拆装自行车能手”“配菜能手”“农田整治能手”等评比活动;二是结合艺术节、体育节、运动会、研学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维持秩序、后勤服务、卫生清扫等;三是在开展日常卫生量化评比的基础上,适时开展“最美班级”、“班级卫生守护者”、“最美劳动志愿者”等评比活动。
4、不断优化巩固学校劳动教育阵地。一是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培养良好劳动态度,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等,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形成良好的劳动氛围;二是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挖掘校内劳动教育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三是加强学习,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健全制度机制,努力打造学校“劳动成就自我”劳动教育品牌名片。
5、完善劳动教育辅助活动。
开展好以家庭劳动实践和社区活动为辅的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结合重大节假日、寒暑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设计家庭劳动实践活动,适量的安排家庭劳动作业(如洗碗、扫地、洗衣、整理房间等),采取多种形式对劳动成果进行评比展示;结合家长学校,开展有关孩子劳动教育的培训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劳动节”、周末、寒暑假等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五、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3年3月中旬--2023年4月下旬)
1、制定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确定方案,并组建劳动教育项目小组,同时依托班级卫生委员,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自我管理组织。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学生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
3、编制并实施有关劳动教育课程。此阶段完成劳动观念与劳动精神的培养的有关课程编制与审核,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实施课程。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3年4月下旬--2023年12月下旬)
1、编制并实施有关劳动教育课程。此阶段完成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习惯与劳动安全的培养的有关课程编制与审核,通过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实施课程。
2、利用多种途径与载体,持续开展劳动教育宣传及家庭劳动教育知识的培训。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方式,指导家长重视孩子家务劳动意识、劳动技能的培养;通过会议或劳动教育培训、活动,使全体教师明确人人为劳动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将劳动教育与学校各级课程整合与有效渗透,利用有利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3、以五一劳动节为契机,举办“劳动月”活动,开展“拆装自行车能手”“配菜能手”“农田整治能手”等评比活动。
4、结合艺术节、体育节、运动会、研学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维持秩序、后勤服务、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
5、依托学生会、志愿者服务团队,在开展日常卫生量化评比的基础上,适时开展“最美班级”、“班级卫生守护者”、“最美劳动志愿者”等评比活动。
6、结合学生日常家庭生活,适时开展“每天一分钟家务”、“收纳小达人”、“养出最美的花”、手工品制作等日常家务评比、分享活动。
7、结合研学、社会实践等活动,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利用周末、寒暑假时间,开展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修身作业、“我身边的劳动模范”摄影大赛等活动。
第三阶段:成果巩固与推广阶段(2024年1月—)
1、对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做好劳动教育课程的优化完善,劳动教育成果的积累,固化经验成果。
2、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劳动教育成果,积极推进学生“劳动成就自我”,真正起到劳动教育示范作用。
五、实施保障
1、组织领导。学校主要领导对劳动教育工作全面负责,德育主任具体抓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各项活动的开展,推进“劳动成就自我”等各项劳动教育工作;各年级、各班主任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2、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劳动教育模式,在德育处、年级组、团委的协作下,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建立团结高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并通过会议、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教师的劳动教育能力和素养,更好的推进劳动教育。
3、教育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管理,学业与劳动教育并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活动中,教师充分关注个体差异,尽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靠学生固有的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4、督导评价。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含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形成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把具体的劳动情况和相关材料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作为评选“劳动之星”、“三好学生”等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