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观念在改变,学生在进步。我们必须利用教研组活动和课余时间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跟踪现代教育思潮,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一、教学
1.加强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认真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明确所教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及目标要求,做好新课改理论研究和探索,为新课改实施打下基础。
2.加强教学工作常规管理。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学校只有严格常规管理,才能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运行,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按规律办事,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开足各类课程,尤其是音体美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本学期在内容和形式上要有根本的改变。要求教师精心备课,尽职尽责上课,使学生愿学、乐学。加强课外活动的督查力度,使参加活动的学生学有所获。
(2)本学期开学要着重抓好学生的学习常规、理想教育,严格训练,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衔接工作。
(3)严肃课堂教学工作管理,严格执行过程管理制度,加大检查力度,切实落实好第三中学的教学常规。抓住一个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做到"两个至少":教师每两周至少向每个学生提一次问;每学期对每个学生至少面批面改一次作业;"三个按时":按时上下课;按时布置作业:按时批改作业;"四精":精选: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和练习;精讲:授课时,精讲重点和难点,教学语言要精;精练,课堂练习要精。精评,作业和试卷的讲评要精。五必须:作业布置和检查上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六个环节:"备、讲、批、辅、考、评"等六个环节。教务处将定期进行检查、登记,对违规者不但要给予批评,还一并纳入过程考核。
(4)继续探讨备课方式,切实做到减负提质。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务处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并做出评估,指导年轻教师备好课、上好课,促进他们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并帮助有困难的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5)坚持观摩性和检查性听课制度。观摩性听课是一种学习,检查性听课是一种鞭策,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各类教师听课节数务必符合学校规定的节数。除了做好"听课记录"外还要做好"听课心得"。
(6)转变教学模式尝试狠抓"三个转变"、"五个尽量""一个原则"落实。"三个转变":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五个尽量":尽量让学生观察;尽量让学生思考;尽量让学生动手;尽量让学生表述;尽量让学生得出结论。"一个原则":低起点,缓坡度,多循环,快反馈,勤纠正。全面落实"四清"。
一是提倡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方法,要严厉打击恶意攀比,以损害学生时间、健康为代价的教学行为。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要认真,杜绝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布置作业从教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学校反对题海战术。
二是对于给学生布置的模拟、测验、练习题要事先认真地研究、分析,做到精选精练、难度适中、无错漏、既有覆盖面又有重点。
三是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课堂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注意联系两个实际:一是注重联系学生实际,二是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浅出,有的放矢,让学生在每隔45分钟里都有所得。课堂教学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尝试进行分层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并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进步。
四是要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反馈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修正教学方法,按新课标新要求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二、实验、图书、电教、计算机
1.理化生必须按教学大纲开出开足各科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并在学期初作出实验工作计划、学期末作出实验工作总结:实验员应加强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落实,做好各种账簿的如实填写和档案资料的整理和收集;督促教师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对实验仪器的损耗做好记载,做到账、卡、物相符;做好实验室仪器的保养、维修和清洁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实验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
2.梦想教室(图书室)管理员按时对师生开放图书室,并做好借出、借阅等登记和阅览室的日常卫生工作;对重要有保存价值的报刊、杂志做好装订归档工作;做好图书阅览室的各种资料的记载和归档工作。
3.信息技术教师除做好本职工作外,应做好现有电教器材的管理和借出、电教工作开展的配合、协助、各班电教设备的维护工作;注重节约,降低成本。
三、实施"科研兴教",深化教学改革
1.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教研工作考核细则》、《定州市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加强对科研课题的管理,加强对教研工作的检查、督促和评估。
2.加强毕业班的管理,办出特色,办出成效。
3.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每周一次。
4.加强集体备课,形成教研合力。
5.各教研组开学要有计划,期末要有总结,教研活动有记录,如实记载组内活动情况。
6.积极引导和督促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
教研组要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吸取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一是加强教师学历进修,逐步提高教师学历,鼓励教师进修研究生学历。二是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完善教师培训措施。继续开展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应用软件、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注重信息技术、外语、艺术、综合类课程教师的培训。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训。
7.加强教材、大纲和教法、学法的研究,尝试开展合格课、示范课、研究课、优质课活动。
8.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教学研究会和教学经验交流会和课改研讨会。
9.加深教学改革力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一是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加强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根据本地和学校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和地方特点的课程。二是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感情、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基础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充分发挥教务处、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继续办好一年一度的"教研月"活动。注意借鉴教学改革先进经验,推广优秀成果。三是继续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加强教学管理,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0.加强艺术教育。贯彻《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按照国家规定开设艺术教育课程,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校内外艺术活动。加强艺术教育的场地建设和器材配备工作。艺体组配合组织好“五一”、“五四”等大型艺术活动。
11.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利用课改契机,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推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探索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师生的发展提高。积极总结课改经验,展示课改成果。
12.大兴教研之风,切实做好教研组的指导工作。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加强学科内部交流,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校际交流。
13.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激励教师积极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14.注重渗透教育。加强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结合学科特点,将思想道德教育、健康教育、法治教育、国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四、加强毕业年级工作,力争中考再创佳绩
1.认真总结初 2022届毕业班工作的得与失,落实有关奖励条例。
2.成立2023届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毕业班工作会,研究布置毕业班工作,落实初2023年中考目标任务,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力争我校2023届毕业班工作更上一层楼。
3.加强毕业年级的常规管理。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对精尖学生的培养,打造精品。处理好"两个发展"(均衡发展与重点发展),实现"三个提高"(后进生学习效果的提高,特优生市重的比率提高,学生整体升学档次的提高)。
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1.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在优化教学流程管理的同时,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找准目标,积极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挥学生的特长,建立和完善兴趣活动小组,充实活动内容。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意义和特点,努力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和先进经验,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课外文娱、社团活动,抓好特长生,特优生的培养。每天下午第四节课为全校学生(分年级)活动课时间。
3.课外活动做到"三定"(定人、定时、定地点)并加强检查。
六、加强体、卫、艺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
体育、卫生、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积极施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提高学生体育达标率和合格率。加强体育达标训练和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学校每年定期举行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各项体育活动比赛和课间操比赛。
附:2023年教学工作计划及活动安排
一月份
1.期末线上自测及质量分析
2.制定2023年工作计划
二月份
1. 各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安排教研活动
2. 各学科教师制定新学期教学计划
3. 检查备课、听课、作业批改、教研活动等情况
三月份
1.参加省级各学科复习研讨会、定州市复习研讨会
2.参加定州市学科中心组组长及学科骨干教师复习研讨会
3.对思政课开展情况进行调研、督导
参加初中信息科技优质课评选活动
检查备课、听课、作业批改、教研活动等情况
5.跟进见习教师课堂;自主课堂展示
6.开启《学困生辅导》研究;跟进实习教师课堂
四月份
1.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大赛;读书节系列活动
2.组织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跟进见习教师课堂
3.参加中心教研组联片教研活动;教师个人素质展示
4.参加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阅读专题研讨
5.参加初中道德与法治青年教师能力提升专项培训
6.参加初中数学教师基本技能比赛
7.检查备课、听课、作业批改、教研活动等情况
五月份
1.组织第二次中考模拟质量监测,及成绩统计、质量分析
2.参加中心教研组联片教研活动
3.参加初中英语教师基本技能比赛
4.参加初中地理教师板图比赛
5.参加基于核心素养下如何建构历史高效课堂案例的评选活动
6.检查备课、听课、作业批改、教研活动等情况
7.自主课堂之一一个人小课题成果展示
8.见习、实习教师教学评选
六月份
1. 七八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课研讨、备考
2. 教研组总结及成果展示
3.中考考试工作、网上阅卷及试卷分析
4.检查备课、听课、作业批改、教研活动等情况
七八月份
1.参加各学科教材培训
七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九月份
1. 参加英语、历史、地理、生物、校本课程、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选活动
各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安排教研活动
3.各学科教师制定新学期教学计划
5. 检查备课、听课、作业批改、教研活动等情况
十月份
1.参加初中生作文竞赛
2.参加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综合实践等微课(说课)评选
3.备考期中考试
4.检查备课、听课、作业批改、教研活动等情况
十一月份
1.组织期中考试
2.参加教学设计评优
3.对思政课开展情况进行调研、督导
4.参加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创新技能比赛
5.检查备课、听课、作业批改、教研活动等情况
十二月份
1.参加2023年度教学论文评选
2.教研先进个人、优秀教研组长及教研先进单位评选工作
3.参加初中道德与法治特色教学案例(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4.检查备课、听课、作业批改、教研活动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