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定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对政协定州市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第7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0-25    来源:     
【字体: 】    打印
 崔建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推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使其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焕发新活力的建议 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定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孕育出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医药、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文学、传统民俗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10个门类,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现有非遗项目名录59项,市级以上传承人107人,非遗传承基地5个,非遗工坊6家,研学馆5家,初具规模的非遗企业28家,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省级试点1家(子位镇)。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 ,扎实开展非遗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拍摄《定州缂丝专题片》《定州非遗宣传片》《跟我学秧歌教学片》,开设非遗课堂,复拍定州秧歌《安安送米》《王景川卖妻》等7部传统剧目,编写《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图集》,出版《定州秧歌剧本全集》,加强对非遗的宣传、传播和普及,引导推动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全面拥抱新媒体和自媒体,组织拍摄18个非遗项目短视频宣传片,陆续在微信平台、学习强国进行展播。鼓励有条件的非遗项目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方式在专业知识讲解、技艺流程操作、展示展销等方面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网络曝光度,增强市场关注度。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河北篇》宣传定州缂丝。通过《今日资讯》推介马肉等传统美食类非遗项目,着力提升定州非遗美誉度和影响力。二是拓展文创产品思路。坚持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为中心,以定瓷、缂丝、铁壶等非遗项目进行开发衍生,研发了定瓷宝塔茗香”“中山茗香茶具,龙首净瓶、白釉梅瓶艺术品,开发了缂丝旗袍、手包、耳环及定州塔、雪浪石、人面桃花、李夫人等主题的铁壶。积极参加国家、省级文创大赛活动,非遗文创产品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入围奖、创意作品奖、金奖、最佳网络人气奖等,充分展示我市非遗文创产业发展成果。三是提升展演水平。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举办非遗展示、展演、展销等活动600余场,特别是今年以来举办古城过大年”“老字号过大年等非遗活动118场、线上参与人数67.87万人、线下参与人数10.3万人。同时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组织开展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非遗进景区等活动,促进非遗活态传承。积极参加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非遗市集、17届中国义乌文化旅游博览会、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活动300余场,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子位吹歌荣获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优秀乐种组合称号。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定州市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1306820002
冀ICP备07026536号   冀公网安备 13068202000060号